EP86 網路效應帶你飛 矽谷科技產品爆紅秘訣

EP86 網路效應帶你飛 矽谷科技產品爆紅秘訣

EP86 傳送門:https://pod.fo/e/107050

嘿大家好!Leon 寶寶已經滿三個多月了,最近帶起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可以睡過夜真的是爸媽的救贖,他的互動性也越來越高,會一直發出神奇寶貝般可愛的聲音 😊 最近也到了績效考核的季節,轉眼間我在 Brex 也已經半年了,順手分享了一下怎麼寫自己的 Hype Doc,不管是在績效考核或是升職的時候,幫助主管還有其他人看見你對你的組還有公司的貢獻,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也不要把升職當成你工作的主要目標,畢竟這個不是努力就有結果,過程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你只能做好你能做的,剩下地就順其自然囉。

今天的主題是網路效應,最近矽谷知名創投 a16z 的合夥人 Andrew Chen 出了一本新書 The Cold Start Problem,裡面解釋了很多矽谷科技公司是怎麼產生好的網路效應讓產品爆紅飛天!我相信大家對網路效應這個詞並不陌生,但是 Andrew 把這個概念講得更深更廣,比如說不同產品需要產生網路效應的門檻並不一樣,像 Zoom 或是 Google Meet,同一時間只要有兩三個人一起視訊聊天就夠有用了,Slack 則需要一個 Team 的 5 ~ 10 人一起參與,但是反觀 Uber 或是 Airbnb,他們在某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幾百個司機或是房源,是沒有辦法形成足夠好的網路效應的,換言之,根據產品的不同,使用者感受到這個服務很好用的門檻也不一樣。

那要怎麼樣找到最初的使用者呢?最無腦的方式就是大撒幣下廣告去找到使用者,但是這樣子的效果往往不好,比較好的方式是找到一群有共同特質的使用者,形成原子網路 (Atomic Network),讓這個網路內的使用者能夠持續地使用產品,最後讓產品發酵。這也是為什麼 Uber 跟 Airbnb 要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推,Facebook 跟 Tinder 都是一個校園一個校園推廣,我們在 Podcast 也分享了 Tinder 跟 Clubhouse 當初找到最初使用者的精彩故事!

另外,網路效應也分成比較容易跟不容易維護的一邊,比如說 YouTuber 上的創作者、Facebook 的廣告主以及 Uber 的司機等等,他們都是屬於比較困難的那邊,因為他們得靠平台賺錢,所以需要平台提供相對應好的工具,如果平台不夠好他們很容易就離開了,這也是為什麼平台願意花資源想盡辦法留住這一邊的用戶的原因。

總之,一個產品做得再好再棒,沒有人用也是空談,必須搭配成功的網路效應,吸引使用者持續進來,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產品起飛!

喜歡我們節目的話,除了聽爆我們的 Podcast 以及介紹給你的朋友們以外,也可以上 Apple Podcasts 跟 Spotify 五星吹捧留言一波,然後透過此傳送門在各大社群平台跟我們互動,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原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你還可以這樣支持我們

成為贊助夥伴 收聽 Podcast